2020-06-15
by 聯合新聞網
經濟日報 記者葉憶如 / 台北報導
畢業季將至,受新冠肺炎疫情(COVID-19)衝擊,增加今年社會新鮮人的求職難度,更可能影響第一份工作的薪資水平。勞動部為新冠肺炎祭出「青年就業獎勵計劃」預計6月15日上路,挺青年穩定就業。
專家建議,工作剛起步的社會新鮮人較沒有能力承擔意外或疾病的風險,建議可透過四大投保重點去規劃保障,為自己未來撐傘。
世界各國近年來普遍面臨新鮮人低薪的問題,台灣也不例外。依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,3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2,309元,比2月減少0.01%,為39年來首度出現負成長;據勞動部統計,大學教育程度的初任人員每月經常性薪資僅28,849元,低於3萬元。
全球人壽建議工作剛起步的社會新鮮人,可先以實支實付醫療險、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、失能扶助險及壽險等四大重點規劃保險。
首先,要在實支實付醫療險上做足保障,可轉嫁醫療所需的醫療費用,也可補足高額自費醫療項目部分支出。
第二,要補強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:社會新鮮人較常在外面奔波,騎車、開車發生意外機率較高,要考量若發生意外風險,自己能夠承擔,是否會造成家人額外的負擔。
第三,添加失能扶助險,超前部署失能後的照護需求:年輕體能佳,但同時也可能拉長復原期或失能照護期;假設失能照護期十至30年不等,失能扶助金即可協助新鮮人填補工作收入與照護費用,建議投保金額至少要3萬元。
最後為壽險,若提前離開家人,壽險可減輕家人處理身後事負擔,甚至可以照顧家人。若預算考量,可選擇定期壽險;若想同步累積資產,則可透過投資型保單,比如變額萬能壽險,滿足參與投資及壽險保障的雙重需求。
富邦人壽也認為,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除薪水低,時間跟精力都花在工作及在職學習,無暇且無心力規劃退休。
富邦人壽建議年輕人可掌握以十分之一年所得,購買年所得十倍保額的「雙十原則;透過投資型保單「定期定額」做完整投資計畫,其實初入職場年輕人每月最低只要2,000元就能買到高保障,累積資產的部分除提供主、被動投資的共同基金與ETF外,還有專家代操的「全委帳戶」可運用,新鮮人不妨掌握「錢少」、「時間多」的特質,幫自己的退休準備贏在起跑點。
2020-11-20
2020-11-13
2020-07-30
2020-07-29
2020-07-28
2020-07-28
我同意服務條款及隱私權政策。
上一步
下一步
快速登入
帳戶註冊
忘記密碼
重設密碼